新闻详情
石油化工流程泵常见故障:振动大、泄漏、轴承损坏?机械与密封问题深度解析
一、石油化工流程泵常见故障概述
石油化工流程泵广泛应用于高温、高压、高腐蚀、易燃易爆等严苛工况下,用于输送原油、成品油、化工原料、浆料、酸碱液等特殊介质。这类泵一旦出现故障,不仅会影响生产连续性,更可能引发泄漏、火灾、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。
在实际运行中,振动大、泄漏、轴承损坏是流程泵最常见的三大故障类型,它们既可能是单一问题,也可能是相互关联、互为因果的综合性故障,尤其是振动大会加剧密封和轴承的损伤,而密封失效又可能导致润滑不良或杂质进入,从而进一步损坏轴承和转子系统。
二、故障深度解析:机械与密封问题
一)振动大的故障分析
1.故障表现
•泵在运行时出现明显抖动,泵体、底座、管道甚至相连设备共振;
•伴随异常噪音,如金属撞击声、水力噪音、汽蚀引起的爆裂声;
•振动值超出正常范围(例如振动速度长时间超过4.5 mm/s),可能触发报警;
•联轴器、地脚螺栓、管道支架等部位受力异常,甚至出现松动或断裂。
2.主要原因
(1)机械因素
•泵与电机对中不良(轴不对中):这是引起振动最常见的机械原因。包括轴向、径向或角度偏差,长期运行会加速轴承、联轴器磨损,甚至导致轴弯曲。
•转子不平衡:叶轮遭受腐蚀、磨损、结垢或有异物附着,导致质量分布不均,旋转时产生不稳定的离心力。
•轴承问题:如轴承磨损、游隙过大、预紧力不足、润滑不良,造成转动部件不稳定。
•基础不牢固或地脚螺栓松动:泵体支撑刚度不足,无法有效抑制振动传递,甚至放大振动。
•联轴器故障:弹性元件老化、损坏,或联轴器本身加工精度差,导致动力传递不平稳,产生周期性冲击。
(2)水力因素
•汽蚀现象:当泵的入口压力过低(低于液体的汽化压力),或介质温度过高,液体局部汽化形成气泡,随后在高压区迅速破裂,产生强烈冲击,不仅引发振动,还会损伤叶轮和泵壳。
•偏离设计工况:如流量过低(小流量运行)、系统阻力异常、阀门节流不当,导致泵内流场不稳定,产生涡流、脱流、水锤等现象。
•内部磨损或结垢:叶轮、壳体、导叶等过流部件因介质腐蚀、冲刷或结垢导致流道变形,流体力学特性改变,引发水力不平衡和振动。
(3)安装与操作因素
•管道应力未有效消除,泵进出口管道未采用柔性连接,管道力直接作用在泵体上;
•泵启动前未充分暖泵、排气或未按照操作规程逐步升速;
•工况频繁波动、未做适应性调整,使泵长期处于不稳定运行状态。
3.解决思路
•定期进行泵与电机联轴器对中检测与调整,推荐使用激光对中仪,确保同心度与角度偏差符合标准;
•检查叶轮是否存在腐蚀、结垢或异物,必要时进行动平衡校正;
•加强泵体基础支撑与地脚螺栓检查,确保泵座刚性足够,避免共振放大;
•优化吸入条件,提升净正吸入压头(NPSHa),防止汽蚀发生,必要时加装诱导轮或提高吸入液位;
•检查管路布局,消除不必要的管道应力,采用膨胀节或柔性接头;
•安装在线振动监测系统,实时掌握振动趋势,实现预测性维护。
二)泄漏的故障分析
1.故障表现
•泵体法兰、管道连接处有介质渗漏、滴漏,严重时出现喷射状泄漏;
•机械密封处出现泄漏、冒烟、异味,甚至高温介质喷溅;
•填料密封处持续滴漏或甩液,污染环境或造成安全隐患;
•轴承压盖、螺纹接口、油封等辅助密封点漏油或漏介质。
2.主要原因
(1)机械密封失效(最常见泄漏源)
•动静环密封面磨损或热裂:由于介质中含有颗粒、温度过高、润滑不良,导致密封面损伤,失去密封效果。
•密封圈(如O型圈、垫片)老化、变形或压缩不足:辅助密封件失效,介质从缝隙中泄漏。
•弹簧失效或卡死:失去自动补偿能力,导致动静环之间不能紧密贴合。
•密封冲洗系统异常:如冲洗液压力、流量、温度不达标,无法有效冷却、润滑和清除杂质,加速密封件损坏。
•安装不当:如密封面未对中、压缩量过大或过小、密封组件装反等。
(2)填料密封问题
•填料压盖过松导致泄漏,过紧则引起发热和额外磨损;
•填料材质与所输送介质不匹配,造成腐蚀、磨损或热变形;
•填料未及时更换或安装不规范。
(3)其他泄漏点
•泵体与管道连接法兰的垫片选型不当、安装不到位或老化失效;
•焊缝存在缺陷,如未焊透、裂纹等;
•螺纹连接、活接头等部位松动或密封不严;
•轴承箱密封或油封老化,导致润滑油或介质泄漏。
3.解决思路
•优先选用与介质特性(温度、压力、腐蚀性、含颗粒性)相匹配的机械密封结构与材料,如碳化硅、硬质合金、填充聚四氟乙烯(PTFE)等;
•确保机械密封安装符合技术规范,动静环对中良好,弹簧压缩量适中;
•定期检查密封冲洗系统,保证冲洗液的压力、流量和温度在设计范围内;
•对无法使用机械密封的特殊介质(如高粘度、强腐蚀、含固体颗粒),可考虑采用磁力泵、屏蔽泵等无泄漏设计;
•对填料密封,定期检查压盖松紧度与填料状态,及时更换老化或磨损的填料;
•检查所有辅助密封点,如法兰、螺纹、油封等,确保密封垫片完好、安装规范。
三)轴承损坏的故障分析(简要补充,与振动密切相关)
1.故障表现
•轴承部位出现异常噪音(如金属摩擦声、咔嗒声);
•轴承温度明显升高,超过正常工作范围(一般超过70~80℃就需警惕);
•轴承卡滞、转动不畅,最终可能导致泵轴停转或剧烈振动;
•长期运行后,轴承滚道、滚动体出现点蚀、剥落或保持架损坏。
2.主要原因
•振动过大导致轴承承受额外动载荷;
•润滑不良(油量不足、油质劣化、供油中断);
•轴承选型不当或安装不到位,游隙不匹配;
•轴承长期在高温、腐蚀性环境下工作,导致材料性能退化;
•外部杂质(如粉尘、金属颗粒)进入轴承内部,造成磨粒磨损。
3.解决思路
•保证轴承润滑系统可靠,定期检查润滑油量、油质与油温;
•正确安装轴承,避免损伤滚道与滚动体,控制好安装游隙;
•加强泵体与电机的对中精度与转子平衡控制,减少附加振动与动载荷;
•选用适合工况(温度、转速、载荷、介质)的轴承类型与材料;
•定期检查轴承运行状态,如温度、噪音、振动,发现异常及时更换。
三、总结
石油化工流程泵在严苛工况下运行,其振动、泄漏和轴承损坏等故障,往往源于机械结构问题(如不对中、不平衡、汽蚀、基础不牢)与密封系统问题(如机械密封失效、填料老化、冲洗不良)的共同作用。
要实现流程泵的安全、稳定、长周期运行,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
•加强日常巡检与状态监测(如振动、温度、泄漏、声音等);
•规范安装、对中、调试与操作流程;
•根据介质特性合理选型密封与轴承;
•定期维护保养,及时更换易损件与进行系统优化。
只有从机械、密封、润滑、操作、监测等多个维度综合管理,才能有效预防故障发生,保障石油化工流程泵的长期可靠运行,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。
上一条: 无